“回收QQ号、陌陌号,有意者私聊”、“帮助解封微信账号可获报酬,加V私聊”、“发布漂流瓶交友信息,有回复即可获利”,这样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兼职信息你心动了吗?近日,东至县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因从事网络兼职而触犯刑法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于某某因生活拮据,在看到微信群里的兼职信息后,便想挣些外快,缓解生活压力。自2017年以来,于某某每天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在手机上领取各类兼职任务,包括添加陌生好友进刷单群、居中买卖QQ号、陌陌号、帮助解封微信账号、做“色情引流”推广等等,从中非法获利达10万余元。其中,于某某居中买卖的QQ号被用于诈骗犯罪,导致被害人损失百万余元。2023年5月5日,我院以于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起诉至东至县人民法院,同年5月11日法院判处于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八千元。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犯罪分子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将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微信、QQ号均是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通讯工具,是实施诈骗犯罪的工具之一,“吸粉引流”则是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的“前端服务”,也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在此提醒广大求职青年,在找工作时务必擦亮眼睛,特别要警惕邀请进群、动动手指就可获得报酬的情况,切莫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撰稿:余淑婷 审核:姚新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