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是某某劳务咨询有限公司,请问你有闲置的证书需要挂靠吗?我们可以帮助你联系需要相关证书的企业,不同证书费用不同,基本上一年3-5万,可一次性付清三年的挂靠费。如果有意向我加你微信聊……”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话术骗局,在半年不到的时间诈骗全国各地15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160万余元。日前,东至县检察院以诈骗罪对金某某、于某某等10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2023年3月份,犯罪嫌疑人金某某成立某科技有限公司,为谋取利益,金某某与公司经理于某某商议成立“证书挂靠小组”,两人以该公司为依托招聘大量业务员进行电信诈骗活动,该团伙从老板到经理、业务员,架构清晰、分工明确。老板金某某预备了公司的办公场地及电话卡、微信号等诈骗工具;小组经理于某某负责招聘业务员、话术培训及日常管理;业务人员通过使用“话术剧本”打电话与被害人联系,谎称公司可以进行证书挂靠,诱骗被害人缴纳1000-5000元不等的中介服务费,待被害人缴纳中介费用后,该团伙又冒充挂靠企业工作人员,谎称资料不全无法支付佣金为由,指明被害人找原中介公司办理相关材料,进而进一步诈骗被害人钱财。
近年来,部分行业挂靠行为屡见不鲜,有利可图助推考证热、挂靠热,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但实际上,证书挂靠本身是违法行为。类似骗局能屡屡得逞,除了诈骗分子诱之以利,还在于部分人有不劳而获的贪图心理。要牢记,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躺赢的幸福,挂靠不可取,千万不要被不劳而获的思想诱惑,既冒风险,也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撰稿:余淑婷 审核:姚新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