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至县检察院紧紧围绕理论研究高质量服务检察工作发展的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更新理念,积极打造广泛参与的“大调研”工作格局,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谋划为先,机制建设“活”起来。坚持以理论调研为抓手,紧紧围绕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对调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以院领导牵头,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人人参与其中”的调研大格局,并制定全年调研任务分解表,明确调研重点,确保调研有重点、有方向。共向上级院、各类期刊、杂志报送调研文章30余篇,其中,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调研文章3篇,立项省级理论调研课题2项,在市级媒体发表调研文章16 余篇。
领导带头,多点发力“动”起来。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积极领办课题及检察理论研究撰写任务,检察长带头申报高检院课题1项,院领导申报省级课题6项,加强统筹协调,针对性地给青年骨干们出点子、带路子、压担子。同时各部门业务骨干带动本部门其他检察人员以业务工作为依托,通过办案研究,将基础理论研究和业务应用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检察人员针对工作办案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分析总结问题,将理论研究思维融入办案实践中,准确把握检察理论的重点,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努力为检察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产品。
配优资源,人才培养“实”起来。注重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鼓励检察人员开拓视野,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及各类培训活动,让青年检察人员多写多练,形成“在选中练在练中比”的常态化氛围,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各类业务培训800多人次,派员参加省级刑事检察业务、控告申诉业务等业务竞赛3人次,借助外脑力量,主动请专家、老师上门授课。同时发挥全院调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作用,将日常办案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形成浓厚的调研学术氛围。该院1人被省院纳入“安徽省检察机关检察理论与调研骨干人才库”,2人被省院纳入“全省检察机关办公室系统人才库”,1人被省院纳入“安徽省检察机关巡回检察人才库”。
成果转化,理论调研“亮”起来。积极推动检察调研理论成果的转化,对本院检察人员撰写完成的理论调研文章积极向上级院、知名刊物推荐,并将符合征文主题且质量较高的作品推选参加上级院组织的各类征文活动。建立调研奖惩机制,根据调研分解任务将调研工作完成情况和采用情况进行月通报督促落实稿件报送工作。根据调研文章成果在上级院各类理论和实务调研活动中刊发、通报表扬、获奖的,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将检察理论调研任务的完成质效融入考核,对调研工作成绩突出的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进一步调动检察人员理论调研积极性。(撰稿:张芳婷 审核:焦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