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分案机制。依托检察办案系统配置,通过“随机分案+指定分案+专班”工作模式,持续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分类办理。今年业务部门组建经济犯罪专班与食药环犯罪专班,通过指定分案模式办理疑难复杂案件4件,避免人员“忙闲不均”,资源浪费。二是完善监督线索工作机制。规范内部法律监督线索移送,畅通线索流转,防止发生内部梗阻。今年来办理行刑反相衔29件,内部法律监督线索4件,成案率100%。三是推进数字赋能。积极运用AI助手办理危险驾驶罪、盗窃罪等案件17件,释放工作效能,提升了办案效率。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共计应用17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案25件。
三、压实监管责任,助力质量管理规范化
一是规范案件评查。严格落实“每案必检”,检察官根据案件类型、复杂程度等自行开展案件质量检查,由案管部门监督汇总。自2月份以来承办人自查案件199件,实现全覆盖。同时案管部门以随机抽样、重点评查等方式开展案件“体检”,评查案件49件,发现问题12处均督促整改。二是规范流程监控。“日常监控+专项监控”双管齐下,对各类案件文书制作、行刑反向衔接、检察建议制发等进行排查通报。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专项监控2次,通过流程监控发现系统处理文书制作使用不规范等问题49条,均通报整改。三是完善检察权监督制约。扎实开展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规范整治,进一步理清办案管理权限,建立健全部门权限事项清单。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参与办案活动、检阅办案质量。今年以来共组织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活动34件次,组织召开公开审查和听证活动11件次,不断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撰稿:郑谦 审核:张敏)